close

  藍之馨
  [ 2013年以來,廣州共召開3次垃圾分類處理全市性動員大會,召開5次公共咨詢委員會座談研討會,舉辦8場次垃圾分類論壇,組織120多場次新聞發佈會 ]
  “如果三天不處理,廣州所有街道將被垃圾占領。”廣州市市長陳建華在今年的“垃圾處理大會”上說出這句帶有《生化危機》驚悚畫面感的話。
  “垃圾處理大會”的全稱是垃圾分類處理動員部署大會,從2012年開始,每年的7月10日,在廣州頗具歷史意義的中山紀念堂,3000人規模的“垃圾大會”濟濟一堂。
  廣州把處理垃圾擺在了這麼重要的位置,除了每年一次高規格的大會,形成垃圾分類的全流程設計,甚至由市長親自掛帥推動垃圾分類——並非名義上的掛帥,陳建華在公開場合說,只要跟垃圾分類有關的場合,他都有求必應。事實上,他也的確是這麼做的。
  在今年的“垃圾處理大會”上,廣州對已持續了兩年的“垃圾大戰”進行總結,也對接下來的工作進行計劃和部署。每年的會議主題顯示出一些不同:兩年前的主題是打響垃圾攻堅戰,今年則更多談到“創建國家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城市”。陳建華說,這意味著廣州的垃圾分類工作進入了新階段。
  全城總動員
  “為什麼要連續三年開大會?”在今年的“垃圾處理大會”上,陳建華主動解釋了很多人心中可能有的疑問。
  顯然,垃圾圍城是答案。目前,廣州市垃圾總量約為1.8萬噸,經分類和資源回收0.4噸後,仍有1.4萬噸的垃圾進入終端處理系統,正好與廣州目前垃圾實際處理能力持平。“火燒崗垃圾山每年增高10米,到明年6月,填埋場將滿負荷。”陳建華說,廣州再也找不到地方填埋、堆放垃圾了。
  人們可能很難看到在其他哪個公開場合同時出現如此多市領導、人大、政協、紀委的一把手和各區的區委書記,市長陳建華每年都在會議做壓軸發言。
  “我們要打一場垃圾分類處理的‘人民戰爭’!”2012年的第一次“垃圾處理大會”上,陳建華說。按照以往廣州垃圾增長的速度計算,如果不採取措施,廣州將面臨垃圾難以處理的困境。
  這次的“垃圾處理大會”主要是表決心和強調“垃圾圍城”的緊迫性,當然也提出了一些方向,比如提出廣州市今後主要推行的垃圾分類模式:“垃圾不落地”的收運模式、廚餘垃圾“專袋投放”、生活垃圾“按袋計量收費”和餐廚垃圾“集中處理”4種模式。
  經過兩年在部分試點小區的具體實驗,今年的“垃圾處理大會”上,相比之前的理論化和零星化,廣州的垃圾分類工作顯得更加落到實處和更成系統。
  比如,今年廣州強調在方法上抓準“乾濕分開”和“定時定點”分類投放兩個關鍵點。並且,不僅強調前端的社區垃圾分類,還對之後的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進行了周全的安排。
  關於主推的“定時定點”投放模式,廣州提出的目標是,爭取到今年年底全市六成的社區實現“定時定點”。廣州市城管委主任危偉漢在接受包括《第一財經日報》在內的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,不排除將學習臺北等地的模式,對分類不合格的垃圾實行拒收。
  陳建華將城市固廢垃圾分為建築垃圾、工業垃圾、糞渣、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、動物屍骸、醫療垃圾、生活垃圾等7類,其中生活垃圾又分為有害垃圾、餐廚垃圾、可回收垃圾(紙張、木材、金屬、玻璃、塑料等)和不可回收垃圾等4類。
  其他城市花了20年才養成習慣做到的垃圾分類,陳建華希望“依靠制度優勢,大大縮短時間,在幾年內就見到成效”。目標是,在全國特大城市中力爭當第一個,做到“原生垃圾零填埋,回收垃圾全利用”。
  有一組數據可以說明廣州在垃圾分類全城動員上所做的努力:2013年以來,廣州共召開3次垃圾分類處理全市性動員大會,召開5次公共咨詢委員會座談研討會,舉辦8場次垃圾分類論壇,組織120多場次新聞發佈會。
  最近的一個活動是組織萬人參觀垃圾填埋場、焚燒發電廠等垃圾終端處理設施,其中包括千餘名媒體記者。
  著手頂層設計
  在7月10日“垃圾處理大會”之後第4天,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通過了《關於完善我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制度體系的工作方案》(下稱《方案》)。
  這被認為是廣州市政府開始著手對垃圾分類處理工作進行頂層設計。
  曾有廣州城管官員對媒體記者說,以前廣州垃圾分類過於註重“細枝末節”的分類模式,過少關註頂層制度的制定。廣州市城管委副主任徐建韻亦表示,目前廣州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制度體系尚未健全,目前僅有一部專門針對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政府規章。力爭通過5~10年的努力,建立起廣州市特殊的垃圾分類處理工作體系。
  《方案》中,確定需要納入制度體系建設工作的項目有19個,其中新制定項目14個、修訂項目4個、廢止項目1個。
  比如,在源頭減量方面,廣州將制定《廣州市鼓勵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意見》、《廣州市落實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工作方案》。關於廣州市酒店、賓館將不免費提供一次性用品的規定,廣州市城管委分類管理處處長尹自永在14日的政府常務會議後的新聞發佈會上解釋說,“當然,提出的是鼓勵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,而不是一刀切。”
  在生活垃圾收費方面,將廢止已經沿用12年的《關於收取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費的通告》,這則通告規定廣州市戶籍人口每月需交納15元“垃圾費”,取而代之的是《廣州市城市生活垃圾計量收費管理辦法》。後者將在1年內出台,至於收費方式是按袋征收還是隨水費定額征收,相關負責人表示尚在討論中,也會進行試點看效果。
  有專家認為,定額收費實施起來較為簡單,但不能提供經濟誘因令市民減少垃圾量。比較起來,按量(按袋)收費最可取。這種收費方式下,每個家庭會因付費而積極回收分類廢物,同時減少製造垃圾。而此徵費方法亦符合“污染者付費”的公平原則。
  對於廣州市進行頂層設計的舉動,非營利性環保組織“宜居廣州生態環境保護中心”(下稱“宜居廣州”)總幹事巴索風雲表示肯定,但他也強調“更關心頂層設計的方向是否正確。”他還指出,廣州市此次推出的源頭減量政策多以“鼓勵”、“落實”為主,在行政強制力上存在缺陷,“相關企業在執行的時候能否真正落實,這是一個問題。”
  鼓勵社會力量參與
  既然是一場“全民戰爭”,不能總由政府唱獨角戲。
  7月7日,廣州向全市下發《廣州市創建全國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城市實施方案》,其中明確提出要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生活垃圾處置利用。
  這份方案中提到,要推進“城市礦產”交易平臺建設,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進入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領域,推進垃圾分類促進中心、再生資源交易平臺等的建設。以街道為單位創建可複製的垃圾分類運營模式,鼓勵和引導企業和社會組織參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。還將引進社會力量參與生活垃圾分類運輸。
  此外,還將開放固體廢棄物處理市場,支持多種項目建設模式,包括“政府投資企業營運、政府徵地BOT(建設-運營-移交)模式、PPP(公私合營)模式和企業自籌生產要素”等模式。並將創建一批循環經濟示範企業和資源綜合利用龍頭企業。
  “沒有後端的產業鏈對接,任何分類都是假的,分完沒有去向。” 這是由宜居廣州生態環境保護中心編製的《廣州市垃圾分類調研報告(2013~2014年)》(下稱《調研報告》)中的一句話。
  根據該《調研報告》,目前廣州在玻璃、舊衣服、利樂包、木材傢具等低附加值可回收物方面存在問題。這些物資少人回收。
  比如,常用於牛奶包裝的利樂包有塑料膜、紙、鋁等材料,回收利用較難。利樂公司曾經想在廣州推動回收,但很少有個人或企業願意去做,現在只是個別私人在回收。一方面,很多居民不清洗就扔,利樂包往往比較臟和臭;另一方面,廣州原有的城市規劃對再生處理企業不是很支持。曾經有一家東莞企業想在廣州設點回收利樂包,結果兩年都無法把牌照辦下來,這家東莞企業每個月能收600噸利樂包,收集後運到浙江處理。
  另外,因為玻璃比較重、利潤低,處理起來難度大,同樣也很少人願意回收和處理。根據《調研報告》,廣州白雲區一家叫“再生寶”的企業每月回收玻璃4000~5000噸,目前滿負荷運轉,但已處於虧損狀態。
  宜居廣州的團隊建議,政府補貼是促進低附加值可回收物得到回收的辦法,但源頭分類時不要讓其受到廚餘等垃圾的污染也是關鍵。另一方面,貫徹生產者延伸責任制,提倡生產商減少包裝也是可以嘗試的辦法。
  巴索風雲對《第一財經日報》記者表示,目前廣州關於循環產業經濟方面的規划進展較慢,而關於垃圾焚燒的規劃則推動得很迅速,這令他有些擔憂。“不能過度依賴焚燒,焚燒只會制約循環產業的發展,因為資源都燒光了。”
(原標題:廣州垃圾山年增10米全民作戰分類處理)
(編輯:SN146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blamxeoy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